原木飄香 ,“朽木”也可雕。
西部網訊 一堆平淡無奇的樹根,是用來燒火,還是被當做垃圾丟棄?都不是。經過“三分雕刻,七分天然”的修飾,它便成為了造型獨特的掛衣桿、裝水果的果盤、放花的花架、藝術感十足的座椅……一個個廢棄的樹根朽木就變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。
這些造型奇特,雕刻精致的生活藝術品都出自一位普通村民的手中。他叫張真文,今年60歲,是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左右所村的村民,白天他在田間地頭干農活,晚上回到家中拿起工具就在那里刻刻畫畫。這樣一根根老樹根,經過數小時的精心打磨,就變成了具有藝術氣息的居家用品。
談起做根雕的原因,張真文說:“2010年的一天,在街上無意間看到外地人拉了一車根雕在路邊售賣,覺得很有意思,村子里到處能看見樹根,我感覺人家能做我也能做?!?/p>
興趣使然,也要認真對待。張真文做根雕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多方打聽拜訪了當地的根雕藝人,仔細觀看他們的制作流程,回家后一邊看書學習,一邊摸索。用一年多時間,反復練習雕刻十二生肖。
直到有一次張真文花了三天時間,做了一個帶動物圖案的花架,自己頗感滿意。更令他欣喜得是,剛剛做好就有人上門將其買走。握住手中第一筆根雕費300元錢,張真文感慨萬分,當即決定,用這筆錢購置去更加齊全的根雕制作工具,將興趣真正發展成為致富的一項技能。
原木飄香 ,“朽木”也可雕。
勤能補拙,勤也能致富。此后的十年,每個閑暇時間,張真文都沉下心來,雕刻、打磨、拋光,磨練技藝。慕名而來找他做物件的客戶也越來越多。張真文便順勢開起了訂制業務,不少客戶自己帶來樹根,根據客戶要求,做個成各式各樣的居家用品。
說起做根雕的收入,張真文難掩心中喜悅:“做這個不用風吹日曬,在家里就能做。手工費用小件三五百,大的兩三千不等,收入還算比較可觀,多虧了這筆收入才能修起這二層樓房?!?/p>
現在,張真文想和手藝好的人繼續交流學習,將技藝不斷提高?!案襁@里邊兒學問很多,我這畢竟是自學的,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學習?!彼f,“其次,是希望能把這個手藝再傳授給其他人,傳承的同時也能帶動他人創造財富?!?/p>
對現代人來說,手工作品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記憶,更是一種情感的紐帶。左右所村兩委對根雕手藝很支持,鼓勵他擴大規模,在左右所村扎下根,慢慢傳承發展下去。村上表示要為他騰出一間房子,制作根雕,再把這個手藝傳給村里的小朋友。
左右所村支書苗保軍說:“傳承最大好處也許就是從一個物品能感受到前輩吃苦耐勞,自我奮斗的精神品質。一個手藝的傳承需要三代人以上,才算得上古老的手工藝,從這一代起,我們就把這個手藝好好地保護傳承起來,那么這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也就能傳了下去。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手藝,也是我們村挖掘民間文化,傳承村史文化的一個載體?!保ㄍㄓ崋T 王婷 李萱)
來源:西部網-陜西新聞網